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动态
返回
列表

农机+平板=智慧农业?揭秘车载终端背后的农业革新力量

责任编辑: 从飞智能 阅读量: 发表时间:2025-10-15 15:58

  一、引言:一块屏幕正在重构农业

  在传统农业走向数字化、智能化的转型浪潮中,一种新的“田间智能工具”正迅速崛起——农机车载终端。外观看似一块“加固型平板电脑”,却能承担导航、控制、监控、通信、数据上传等多重任务。

  这块屏幕不仅让农民告别了“盲目开车播种”,更让农业作业实现从“靠经验”向“靠数据”转型。它是农业智慧化的重要落脚点,也正在成为农业装备的“标配”。

  那么,它在农业场景中到底如何应用?又能为农业生产带来怎样的实际价值?我们一一解析。

0-3.jpg

  二、车载终端是什么?不仅仅是一块“农业平板”

  1. 定义与基本构成

  车载终端,通常指安装在农业机械(如拖拉机、播种机、收割机等)驾驶室内的一体化智能设备,其核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:

  硬件层:工业级防水抗震显示屏、GPS/北斗定位模块、CAN总线接口、传感器输入接口、4G/5G通信模块等;

  软件系统:搭载专用农业操作系统或定制安卓系统,集成作业控制、导航、监测、远程管理等功能;

  数据传输能力:实现与后端平台、调度中心、其他设备之间的高效数据交互。

  2. 智慧农业的“连接枢纽”

  它将农机设备、作业人员、农田地块、云平台连接成一个实时互动系统,实现“人-机-地-数”的全面融合,是智慧农业落地的关键一环。

  三、车载终端在农业作业中的核心应用场景

  1. 精准导航与自动驾驶作业

  借助GNSS(GPS+北斗)模块,车载终端可为农机提供厘米级高精度导航定位,支持:

  自动直线驾驶与转弯控制

  路径回放与路径优化规划

  夜间、能见度差环境下高效作业

  对播种、施肥、喷药、收割等工序尤为关键,作业重叠率降低90%,效率提升15%以上。

  2. 实时作业监控与数据记录

  车载终端可以接入多种传感器,对作业过程中的关键指标进行实时采集和显示:

  播种深度、施肥量、喷药流量

  作业速度、面积统计、轨迹记录

  油耗、作业时长、转速监控

  这些数据可自动上传至云平台,形成可视化报表,便于后期分析与追溯。

  3. 故障诊断与远程维护

  通过CAN总线与农机内部系统连接,车载终端能实现:

  实时故障监测(如发动机温度异常、液压系统报警)

  预警提示+操作建议

  通过平台远程推送故障诊断报告,缩短维修响应时间

  尤其对偏远农田区域,极大降低维护成本和停工时间。

  4. 多机协同与远程调度

  对规模化种植基地或农机服务公司,车载终端还能实现:

  多台设备统一管理与调度

  作业任务远程派发,进度实时反馈

  区域化排班调度,避免重叠与空驶

  从“单机单人作业”走向“平台化协同作业”。

  四、典型落地案例解析

  案例1:黑龙江农垦集团

  在黑龙江北大荒的多个农场,农机全部配备车载终端系统,通过农垦集团调度平台实现:

  一键下发播种任务;

  实时查看作业进度与异常;

  存储作业数据作为后期农业保险的理赔依据。

  通过系统运营,单季作业成本下降12%,作物出苗率提高6%。

  案例2:江苏智慧农机合作社

  江苏某农业合作社将车载终端与农机共享平台对接,实现**“农机即服务”**:

  终端记录每一小时作业时间与路径;

  自动计费与结算,提高设备使用效率;

  打破了小农户“有地无机”的困局。

  同时,合作社还利用终端数据对种植方式、农艺流程进行优化,提高亩产与利润空间。

  五、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

  1. 农户数字化素养参差不齐

  部分地区农机手年龄偏大、对新技术接受度有限,需加强终端操作培训,简化用户界面设计。

  2. 网络覆盖与数据稳定性

  偏远农村仍存在信号盲区,影响终端实时上传功能,推动5G+农业物联网基础建设是关键。

  3. 标准不统一,平台碎片化

  不同品牌终端之间存在接口不兼容、数据难整合等问题,未来需要构建统一的农业数据标准体系

  六、未来趋势:从信息终端到“智慧农管中枢”

  1. AI+视觉识别能力集成

  未来车载终端将集成AI视觉识别模块,实现:

  杂草识别与靶向喷药;

  作物长势识别与病虫害判断;

  智能路径自动修正与避障。

  实现“看得见、算得清、做得准”的智能化作业。

  2. 车端即边缘计算中心

  通过边缘计算芯片的植入,车载终端可实现本地智能决策,如:

  自动调整施肥参数;

  离线环境下独立完成作业路径控制;

  多设备实时协同指挥调度。

  3. 融合区块链、溯源、碳足迹管理

  车载终端采集的生产数据未来将用于:

  农产品溯源;

  农业碳排放记录;

  智慧农业政策补贴佐证材料。

  真正实现农业“生产可追溯、过程可管控、结果可验证”。

  七、结语:车载终端让“种田”变成一门智慧管理学

  车载终端的崛起,不只是智能硬件的应用,更是农业生产理念的革命。它将传统的“人管地”转化为“数据管农”,让农民从“驾驶员”转变为“系统管理者”。

  在未来的田间地头,一块小小的终端屏幕,或许就是一整个农场的“操作系统”。

  智慧农业的真正入口,不在于“无人驾驶”,而在于“有数据、有决策、有闭环”——而这一切,车载终端正是那扇门。